English

《守望昆仑》:一种高远的境界

1998-08-27 来源:光明日报 西 南 我有话说

在不计其数的散文新人新作中,《守望昆仑》没有眩人眼目的标新立异,作者肖平在文坛也基本上无人知晓。但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军人,这些年来几乎走遍了42000公里边海防线上的每一座国门,每一个哨所。这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艰辛历程,赋予他的散文一种雄奇而苍凉、巍峨而迢遥的魅力。

有人曾尖锐地批评一些作家,小境界的激情太多,浮躁过盛,有碍了真文学的发展。尤其是散文创作,不但考检文字工力,也在验证作家的情操性行。近一个时期,人们对散文界潜在的弊端,多有针砭。如在追求知识涵量的时候,忽略了对人心人情的关注;在强调倾吐心底衷曲的时候,流露出滥情矫情的倾向;在倡导回归现实主义传统的时候,则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性和封闭性。这些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散文家乃至文学界的警觉。但以此就对当前散文领域呈现的繁荣景象,得出“本质是泡沫式的”结论,未免又急躁武断了一些。且不说这些问题,是文学发展进程中难免的和正常的现象,仅就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加盟散文队伍,就可以证明一个完全由新人所组成的散文群体,正在文坛崛起。这是新时期甚至是建国以来,散文界从未有过的一道绚丽风景。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新的涌现,感到由衷的喜悦并对散文的未来,持以乐观的态度。

或许站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对《守望昆仑》的可贵之处,会看得更清楚一些,对肖平的认识,也会加深一些。他不辞辛苦,去探寻古今戍边军人“边疆之戍”、“国家之重事”这个古老、沉重而又神圣的命题,写下自己所感受到的历史、文化、军事及山川风物,写下戍边军人的精神境界、思想品格、青春履历和人生际遇,写下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写下对艺术的一片挚爱和一腔真诚。虽不能说他的作品已达到了多么高的水准,但至少,肖平不是在那里雕花缕草,卖弄玄虚,装腔作势,而是以沉雄凝重之笔,着力表现一种寂寞的美、孤独的美、幽远的美和悲怆的美,让灵魂逾越高峻的峰岭,步入人生的大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肖平的散文颇具个性,不受眼下时髦的若干种“散文模式”的束缚。而珍视自己的理想志趣、信念追求和人生情怀,注重自己对客观世界亲历亲见的心灵体验和真实感悟,肖平由此确立了自己的起点与高度。

印象中,写边关的散文并不鲜见。肖平写边关,没有局限在对那些声名显赫的壮举伟业的赞颂和渲染,而是把自己的视觉始终聚焦在默默无闻的甚至是纯属偶然地死去的普通士兵的身上;他没有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编织军人爱国奉献的豪言壮语,而是真实地写出在任何生物都难以生存的雪线上,战士们在细细咀嚼人生之后,向世界倾吐的最凝炼简略的感慨和嗟叹;他没有回避潜藏在边防军人和他们的亲人心中的巨大隐痛,以及那些用粗砺的石块垒砌的坟茔,但又并不想仅仅叙述些令人闻之垂泪的故事。他要写出面对冢陵时感受到的生命涌动。在肖平的笔下,军人以血肉生命之躯作国之干城,“捐死生、绝利欲,弃人生之所乐,而就人生之所苦,断一人之私,而济一国之公”,视从军行伍为“人生第一名誉之事”。从而把启迪军人意识、弘扬牺牲精神与军人角色的合理定位,很好地统一起来,在兵魂与国魂的交相激荡中,铸造出了一种新的军旅散文品格。

边塞非同寻常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往往容易使作家被它壮阔的阵势和瑰丽的色彩所吸引所陶醉,从而不自觉地忽略了深入地开掘历史“永冻层”里被封藏已久的民族苦难。这,就是那些风景如画的边关散文,多于浮华而缺少魂魄的症结所在。肖平吸取了先辈的前车之鉴,不再铺陈疆土表面的色调,而凭借他勇闯“人类生存禁区”的豪气和胆识,走进历史深处,用现代的目光去重新审视近代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的衰败、腐朽和耻辱。读肖平的散文,会每每感觉有一股磅礴的力量,在撞击着自己。自秦汉以下,日流文弱,武事废堕,民气萎靡,有“奴隶魂”、“仆妾魂”、“囚虏魂”、“饿殍待毙一息之魂”、“犬马豢养摇尾乞食之魂”,却独独并无兵之魂。肖平的可贵在于,不仅真实地道出了这种“兵魂销尽国魂空”的痛心疾首,而且把昔日民族的血泪化为了“一瞑负多疚,长歌招国魂”的世纪长啸。这,是比任何日出更加璀璨的光华,无疑,也为他的散文增添了一道赤焰流光。

肖平与许多同龄的散文新人一样,极注重作品的穿透能力,所不同的是,他还把散文看作心灵的象征,看作人格的诗化表现。因此,《守望昆仑》中的很多篇什,具有“自叙传”的色彩。但,这不是讲述作者身世的“第一传记”,而是有关心灵生活的“第二传记”。可谓文字虽小道,却是探索内心的窗口。这个“窗口”,通着人情、通着时代、通着历史,通着广袤的幅员和绵长的边防线,通着一代又一代长眠在疆土下的魂灵,一步一步引我们向着高远的境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